故宫开放面积 VR让历史“活起来”
在昨天举办的故宫"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主题发言中透露,"故宫开放面积明年要超过80%"。他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明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超过80%。而故宫的南大库也将在2018年五一前开放,作为故宫集中展示"非紫檀即黄花梨"的明清家具馆。
故宫(网络图)
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林杰)在昨天举办的故宫"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主题发言中透露,"故宫开放面积明年要超过80%"。他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明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超过80%。而故宫的南大库也将在2018年五一前开放,作为故宫集中展示"非紫檀即黄花梨"的明清家具馆。
故宫明年开放面积将超80% 南大库明年"五一"前开放
昨天,主题为"传统文化·未来想象"的"文化+科技"国际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故宫在"文化+科技"方面的努力。明年,故宫开放面积将超过80%,更多通过传统与科技结合手段修复的文物会与观众见面。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科技对于博物馆而言,并不是简单的"声光电"的展示手段,而一定是"科技+文化"的有机融合。要想让更多的故宫文化走出红墙,走向大千世界,就需要深度挖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并借助科技这个"翅膀",同时深入了解人们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将科技和文化进行对接。单霁翔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运用大量科技手段助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能力,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监测、数字化展示和传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成果。
单霁翔还以故宫的文物医院为例,向现场来宾展示了"文物+科技"的典范。为了让珍贵文物"益寿延年",故宫建立了文物医院。这里汇集了超过200名文物医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辅助医生给文物问诊。
据介绍,明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超过80%。而故宫的南大库也将在明年"五一"前开放,集中展示"非紫檀即黄花梨"的明清家具。
给文物拍三维照 "未来故宫"国宝可看可"把玩"
" 未来故宫"雏形初现,参观者不仅可以"把玩"国宝,还可以穿越回宫,与名臣相谈,畅游御花园美景。
狩猎纹豆、吴王夫差剑……这些国宝级的青铜器,以前只能远观,现在可以"把玩"。故宫数字研究所昨天展示最新"科研"成果,23件青铜器完成三维"证件照"拍摄,参观者可以借助鼠标,"掀开"青铜器的顶盖,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掀开"了一件方彝的顶盖,露出里面的铭文。"这是参观实物展览,难以看到的细节。"工作人员说。此外,也可以"握起"吴王夫差剑,一试"宝剑锋从磨砺出"。
除了给文物拍三维照,未来,故宫将根据每位参观者的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参观者可以"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御花园里,弯腰捡起几片树叶,喂食"围绕"在身边的幼鹿……戴上交互式头盔,参观者就可以穿越回宫,不仅可以畅游御花园,还可以走进"养心殿",在"三希堂"赏宝,与名臣聊天。
为了营造这百分百真实的虚拟御花园以及养心殿,故宫工作人员耗时整整两年。
" 先要到实地取景,之后参照现存古建图纸等信息完成建模。"故宫工作人员介绍,新建的建筑、山石,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上"岁月痕迹",然后才是细节开发。
VR技术助故宫文化资源"活起来"
去年以来,"虚拟现实"(VR)技术开始渗透到多个产业。如今,通过与故宫合作,VR技术在旅游和文创领域找到了新的商业应用。
记者近来在故宫体验了一项名为"朱棣建造紫禁城"的VR4D沉浸式项目,头戴"头盔式"360度的VR佩戴设备,坐在动感座椅上,一场文化盛宴就可以开启了。宏伟的三维动画场景让记者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紫禁城历史的点点滴滴--在体验中,紫禁城建造的各种依据,星象、礼制、风水、五行等学说通过VR生动而充分地传播给了每一个体验者。
据了解,体验者还能通过体感座椅,感受到百官上朝时的壮观景象;跃上马背,跟随明朱棣回到明朝,勾画故宫的建筑蓝本……
据悉,这段VR4D沉浸式影片,凝聚了故宫文创和技术人员的大量心血。前期,通过故宫专家的指导,技术人员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建模等环节生成虚拟场景和图像,通过精细化渲染来确保历史场景的真实感。最后,故宫专家委员会对故事情节、文化礼仪甚至文物细节和画面进行严格把关,力求严肃性和趣味性达到统一。